房地产行业在过去十余年经历了黄金发展期,但随着市场红利逐步减退,增速放缓、需求疲软成为新常态。2024年,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调整压力,仍处于深度调整期,地产公司亏损是普遍情况。
2025年初jxfjxf首页,房企陆续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,由盈转亏、亏损大幅增加的情况屡见不鲜。例如万科2023年盈利121.63亿元,2024年预计亏损450亿元;金融街2023年亏损20.72亿元之后,2024年预计亏损90亿至120亿元;首开股份2023年亏损63.39亿元,2024年预计亏损75亿—95亿元。
在亏损加剧的背后,整个地产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洗牌,能够获得外部资源支持,并围绕市场新生态完成自身业务模式转型的公司将更有生存机会。
2024年行业整体盈利情况比2023年进一步恶化,市场早有预期。前三季度地产板块上市公司归母净亏损达到217亿元,而2023年同期则为净盈利53亿元,板块首次出现整体亏损。利润率下降和计提资产减值成为房企面临的主要问题。
过去,房企高周转模式的核心在于需求总量可以消化供应量的增长,同时资产价格持续上涨能维持必要的利润空间。但在下行周期,房企以高价获取的土地持续结算,若不通过价格换市场,将会带来更大的流动性风险。新形势下,以价换量虽导致利润率下滑及大额亏损,但能更好地保障企业资金安全,降低流动性风险。
房价下行导致的资产减值对板块盈利能力影响最大。保持售价高位虽避免了大额亏损,但会带来更大的流动性危机及风险。因此,在房价下行时期,及时调整资产价值,回归真实水平轻装上阵,才能逐步化解危机。
这些房企的财务策略与经营策略始终朝着可持续发展本质,反映出管理层务实的态度,进一步轻装上阵。东方证券近期点评指出,随着未来房价地价下行空间缩小,房企计提资产减值愈加充分,减值风险持续消减,未来业绩修复预期有望提升。
融资环境急剧恶化也是房企巨亏伴随的问题。信贷政策趋紧下,企业资金链压力凸显,短期债务高企与回款减少形成了恶性循环。国有控股的地产上市公司至今罕有出现爆雷的案例,各层级政府、地方国资的支持无疑会为上市公司注入发展信心,让融资渠道保持通畅。
人事调整是引人注目的一种方式。万科作为房企中的“三好学生”,过去一年多来出现流动性危机,直到1月27日宣布管理层大换血,市场才终于相信深圳国资有足够支持。相似的案例还有金融街,西城区政府、西城区国资委和金融街集团通过提名董事、监事等方式依法合规参与公司治理,保持其治理结构的健康和稳定。
大股东和地方政府帮助处置资产也是一种常见方式。万科近期出售红树湾项目权益给深圳地铁集团提前回笼资金,金融街加强与政府沟通协商,将部分项目整售给北京、苏州政府,将部分酒店转让给金融街集团下属酒店管理公司,盘活存量项目/资产,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获得一定资金回流。
维护财务稳健和现金流安全,打破资金压力带来的“恶性循环”同样重要。尽管出现了巨额亏损,金融街通过股东层面的支持,使资金安全更有保障、负债规模有序压降,得以专注于促进项目销售去化。2024年,金融街实现销售签约额约195亿元,实现并表销售回款约110亿元,在百强房企中的排名提升了15位。这有效保障了公司的现金流入,降低债务风险,提升市场地位。
根据业绩预告,公司在销售签约和回款额保持稳健的基础上,严格控制和压降成本及费用支出,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约60亿元,连续六年保持为正;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约128亿元,连续五年货币资金余额可以覆盖一年期内到期负债;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,公司有序压降有息负债,2024年末公司有息负债规模较上年减少20多亿元。
进入2025年,百强房企中呈现排名越靠后的梯队弹性越明显的现象。Top10、Top11—30、Top31—50、Top51—100房企的2025年1月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为-12%、-5%、+5%、+10%。相比于大型房企保持在一线核心区域的土地储备投入,中小型房企更多保障现金流,拿地更为谨慎。长期而言,行业排名与销售增速倒挂必然无法持续。
突围路径之一是更加聚焦核心城市。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销售额比重更高、销售流速更快,具备核心城市资源的房企更具竞争力。金融街土地储备集中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天津、重庆等一二线城市及区域中心城市,通过精准投资和科学布局,投资更具有强抗风险能力的优质项目,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从“开发—销售”型向“持有—运营”型转型是必然选择。不同房企探索了多种持有—运营型模式,既有轻资产运营模式,也有重资产运营模式,核心均是通过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和物业运营,有效提升物业资产价值。金融街的转型方案是“双轮驱动”——在房地产开发业务稳健发展以外,通过资产管理业务贡献稳定的营业收入、营业利润jxfjxf首页。公司通过保持合理持有物业规模,结合公司资源禀赋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业务,并通过探索旧城改造、产业联动、长租公寓等轻资产运营模式,积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。
作为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,房地产行业将在中长期内始终维持支柱产业地位,是实现国民经济稳步复苏的关键力量。在一系列重磅政策推动下,居民购房信心修复,市场有望进入筑底企稳阶段,债务结构良好的房企在度过寒冬之后,各显神通,到达彼岸。
真卖不动了?全球顶级大牌,收入还在暴跌,母公司股价“打六折” Gucci连续下滑
汪小菲可以带孩子回北京了!大S曾说他算是个好爸爸,因为都不管小孩! 子女未来或移居北京
历史时刻!《哪吒2》票房即将破百亿,中国动画天团初露峥嵘 万鳞甲凝聚辉煌
关于中国AI大模型,马克龙定调:不会禁用,禁用是荒谬的 法国推动包容性AI发展
欧冠-拜仁2-1凯尔特人占先机,凯恩、奥利塞建功,前田大然破门 拜仁客场险胜
北京今年已查处“涉牌”交通违法2.2万余起 行政拘留64人 严查严管态势持续加强
华泰证券发布了2025年房地产行业展望,指出2024年房地产行业基本面整体下行,但在9月底“止跌企稳”的定调下出现了积极信号。对于2025年的展望,可以关注地方政策的持续落地进展、房贷利率调整空间以及收储政策优化
中信证券:预计2025年是房地产行业真正实现行稳致远的元年 市场分化明显
12月31日,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,预计2025年将是房地产行业实现稳健发展的起点。这将体现为房屋销售规模趋于平稳,核心城市的房价在经历超跌后会温和回升。此外,土地成交额在从高点下跌超过50%后也将开始回暖,企业运营性现金流状况将有所改善